店家名稱:涓豆腐 南京店
地址: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17-2號
店家電話:02-25415555
營業時間:
*午餐- 週一~週五11:30~14:30 週六、週日及國定假日 11:30~15:30
*晚餐- 週日~週四17:30~22:00 週五、週六及國定假日前一日 17:30~22:30
用餐時間:2012年8月31日
每人平均價位:NTD300~400 (需加一成服務費)
可否刷卡:可
有無包廂:有(包廂最低消費$3000)
推薦菜色:海苔、韓式餃子嫩豆腐煲
官網:http://www.dubuhouse.com.tw/index.html
位於南京東路上的涓豆腐,紅色招牌與東方味十足的佈置相當引人注目,之前沒研究過菜單原以為價位很高,但吃過一次後覺得倒也還能接受
餐廳內部相當寬敞,而且冷氣非常非常強,強到我跟朋友後來感脆請店家把我們座位上方那排冷氣給關掉,而且我隔天早上起床就立刻感到喉嚨痛還一直流鼻涕@@,實在有點無奈,(扯遠了~)
我們的位子是有點像和式設計的,坐上去之前要先脫鞋,不過下方是冰冷的磁磚,我們當天都穿涼鞋,後來腳也是被凍的冷冰冰。
印象中,豆腐煲是冬天的食物,港式豆腐煲是將雞蛋豆腐煎至外皮酥脆在家入湯中熬燉而成,不過韓式豆腐煲則是將新鮮嫩豆腐直接加入高湯熬煮,據說店家會使用"涓"這個字是希望能表達出豆腐的滑順口感,取這名字的人蠻有國學常識的,這個字在《爾雅》中解釋為細水長流的小河,古時也有狀聲詞的用法。
這裡的韓式小菜與海苔都是可以無限續點的,說真的我覺得小菜比主打的豆腐煲好吃,尤其是那個海苔,真的超好吃,整個是一片接一片停不下來!!
每個人點豆腐煲都會附上一個石鍋飯,不得不說這鍋子真是漂亮,復古的木蓋子掀開的瞬間,飯香隨著蒸氣衝出來,米飯則是選用台灣最好的台梗九號白米與紫米按照比例煮出來,掀開後趁著熱騰騰得趕緊將米飯拌開(上圖),才不會吃起來過軟,吃到後來只剩鍋巴時,可以將桌上的熱麥茶加進去就是一碗茶泡飯了,但對於這種韓式的茶泡飯,我實在是敬謝不敏,因為鍋巴本身味道就十分濃郁,卻又要跟偏甘的熱麥茶合而為一實在有點怪,還是日式的茶泡飯比較合胃口。
將剛煮好的白米伴著韓式小菜包入海苔一口吃進嘴裡,原來味道過於嗆辣的小菜有了米飯的甜味中和,加上海苔本身的鹹味,口感非常棒!原本想將韓式小菜拌入石鍋中,但服務生說石鍋的原料較為特殊,所以不能拌入湯汁,雖然有點可惜,但這種吃法也算是三個願望一次滿足~
涓豆腐店內的豆腐煲是用牛骨高湯湯底熬煮,豆腐則是使用本地每天新鮮製作的手工豆腐當天配送,在食用之前打入一顆有機生雞蛋,稍加攪拌讓蛋白貸出湯的鮮甜,同時也避免豆腐黏鍋底。
起司牛肉嫩豆腐煲 $300
這道豆腐煲有牛、豬、海鮮、野菜四種配料可選,友人選了牛肉,辣度則選普通,我不太敢吃辣的人,不過這都還在我可以接受的範圍內。起司的部分倒是讓我有些傻眼,就是一片貌似安佳起司的東西鋪在上頭,吃到後來其實是有點膩的
韓式餃子嫩豆腐煲 $300
這個豆腐煲可選牛羊豬其中一種肉片,我選了牛肉片,第一次吃這種豆腐煲裡有餃子的,只覺得蠻好玩的,但不覺得有特別好吃,就是一般的水餃,而且料實在太多,吃到後來整個鍋看起來有點像亂煮一通的小火鍋。
香柚冰茶 $80
石榴氣泡醋飲 $80
飲料的部分表現也都普普,石榴醋飲偏酸,很適合我這種愛酸味的人喝,友人喝了一口之後,臉立刻皺的像顆酸梅~XDDD
甜點則是套餐附的香柚豆花,單點要$60,不過我覺得是比較偏布丁口感的,不是那種我很愛的古早豆花,香柚的部分則是香柚醬,但豆花與香柚的組合我還是第一次吃到,之後在家裡也可以試著做做看~
這間餐廳從頭到腳的特色就是冷氣開很大開不用錢,整個是可以當台電的VVIP,上圖是洗手間一角,連洗手間都冷到我脫下褲子的瞬間誤以為冬天要來了,也太冷!!!!
一上二樓就會看到一整面白碗牆,上頭盡是些知名藝人來訪後的簽名,不過有些簽名跟中元普渡時的符咒有得比,完全看不懂在寫啥。
當時跟友人是慕名而來,畢竟涓豆腐都打著全球已經開了90間分店的稱號,感覺是很厲害的豆腐煲專賣店,但吃完卻覺得有些失望,雖然真的可以吃非常飽(石鍋飯的功勞?),可能我還是比較喜歡港式豆腐煲的口感與烹飪方式吧。台灣道地的港式豆腐煲不太多,吃到最好吃的是在兄弟大飯店的港式餐廳,之後有機會來發個文吧。